紙包奶油蒜香扁鱈
不可能失敗的扁鱈料理
將調味過的魚片、蔬菜全部打包
加熱15分鐘就完成啦~
誘人奶油蒜香,滑嫩口感
全家人都愛吃的口味
看影片成為料理達人 👩🍳
【紙包奶油蒜香扁鱈】食材(2人份)
- 元家大比目魚(扁鱈)切片 - 190g/包
- 烘焙紙(或錫箔紙) - 一大張
- 橄欖油 - 適量
- 奶油 - 適量
- 蔬菜(選擇你喜歡的)
- 鹽/黑胡椒/紅椒粉(或其他香料) - 適量
不可能失敗的扁鱈料理
將調味過的魚片、蔬菜全部打包
加熱15分鐘就完成啦~
誘人奶油蒜香,滑嫩口感
全家人都愛吃的口味
看影片成為料理達人 👩🍳

撰文者:郭環棻 營養師
炎炎夏日,你,只想在家舒服地吹冷氣,討厭流汗所以拒絕運動嗎?
天氣炎熱,確實容易讓人打消運動的念頭呢!
其實在夏天運動有一些特別好處,因為氣溫較高,更容易流汗,會加快人體體液循環和代謝。
當我們的體溫每增加攝氏0.5度,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7%,會因此加快代謝,甚至可以促進深層脂肪燃燒。
換句話說,夏天運動的鍛鍊成果更顯著喔!
今天分享3個要訣,讓喜歡運動,或是正要培養運動習慣的你,不再有後顧之憂,在夏日好時光中依然保持活力,能量滿滿!
無論是在室內運動、或室外享受大自然,都會因為運動期間的脫水,造成熱衰竭、熱經孿,嚴重時甚至可能中暑,萬一四周無人可求援時,很可能會因脫水致命。
因此擅長運動營養的環環,鼓勵大家觀察「運動的體重」改變,每減少0.5公斤,必須在運動期間或運動之後補充750毫升的水分。萬一無法監測體重時,可以利用尿液來做判斷,若比檸檬水還要黃、或是遲遲沒有想要上廁所,都是水分不足的現象,需要優先趕快補充白開水。
若從事的運動強度較低,出汗量並沒有像預期中的多時,例如:滑冰、陰瑜珈等,流汗量有限卻大量補水,也有可能會喝下太多的水,造成抽筋等現象。
哪種情況需要補充運動飲料呢?
運動飲料含有水分、電解質、醣類,可以促進小腸吸收水分跟葡萄糖。
當我們進行超過2~3小時的長時間耐力運動,例如爬山、長泳、騎單車、打球,可以交替補充運動飲料,或是果汁、水,例如,礦泉水、海洋深層水,更能維持體力喔。

為了提升運動訓練品質,正餐均衡攝取,才是維持運動能量,因此選用好消化的營養食物更是關鍵,建議應該這樣吃:
建議每位成年人的進食份量如下:
蛋白質建議分散三餐,穩定攝取,一次至少吃到14公克,可以選擇:瘦肉,例如里肌肉、雞胸肉等…約60公克,或是兩顆蛋、一盒嫩豆腐、或是1/2片鮭魚肉,都是一餐適合的建議量,再搭配雜糧澱粉、炒青菜或蔬菜湯,一份水果,就是營養均衡的一餐。

建議3~4小時以上運動,別忘記每1小時補充一次小點心,例如:能量果凍、布丁、水果優格、含糖豆漿、雞精等,幫助體能續航力,維持訓練品質,避免運動傷害、或是體力不支昏倒喔~

運動後緊接著吃正餐,可以準備好消化的麵條、粥,搭配白肉魚、或其他海鮮(如蝦)與青菜,青菜份量與麵條與米粥一樣多,煮成一碗簡單的海鮮湯麵、海鮮粥,美味又營養。
麵條、粥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水煮後,升糖指數較高,可刺激胰島素分泌,轉化白肉魚的優質蛋白質,進入人體肌肉中,幫助肌肉修補與復原。
大部分的白肉魚脂肪含量較少,且含有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的天然魚油,可幫助人體代謝,是不遜於雞胸肉的白肉種類。
除了鮭魚、也可以選擇鱸魚、大比目魚(扁鱈)、紅魚,都是常見的白肉魚種類。
也別忘記補充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的多種蔬菜、水果,營養拼圖更完整,幫助身體建造修補組織更順利!

如果運動時,你感覺關節卡卡不順暢,可以注意這三種東西有沒有穩定補充:水分、膠原蛋白、維生素C。
人體關節的軟組織,是由水分當作緩衝,當水分持續流失,關節中的水分會轉移到肌肉或血液中幫助散熱降溫,因此軟體組織變薄,自然容易造成擠壓、磨損而疼痛,因此補充水分也是保護關節的小技巧。
練習減少喝含糖飲料,每天喝8到10杯水,發揮潤滑緩衝作用,行動更順暢。
為何要補充膠原蛋白呢?
膠原蛋白是關節組織中的主要結構,因此在受傷期間、或是訓練後,持續補充膠原蛋白也很重要,建議挑選純化後小分子型態,如膠原蛋白胜肽,或是二型膠原蛋白,才是增加行動力的關鍵成份。
有一種說法是,吃豬皮、魚皮也可以補充膠原蛋白,但是直接食用這類食物,容易攝取過多皮下脂肪,還沒補充足夠膠原蛋白之前,你可能就因血脂過高造成中風、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所以透過保健食品補充膠原蛋白,也是聰明又有效率的方式。
然而只吃膠原蛋白是不夠的,還需有充足維生素C的協助,因為維生素是幫助膠原再生的關鍵,因此鼓勵大家餐後可以補充水果。
有飯、有菜、有肉、好油脂搭配新鮮水果,營養充足均衡,才是提升營養素吸收的長久之計喔。
炎炎夏日,運動更要聰明吃,營養就問營養師。
以上知識學起來之後,更要運動前把營養先準備好,用吃來感受運動營養的厲害喔!


此道料理原型是「黑醋蔬菜炒雞肉」,常見於日劇(例如月薪嬌妻)或日式料理店菜單,聖德科斯廚編,想要來點在地風味,將台灣人常吃的土魠魚,以台南土魠魚酥的製法,加上日式黑醋醬的簡單調味,做成這道【土魠蔬菜燴黑醋醬】!
成品很像糖醋魚,但又不像台式糖醋魚使用許多番茄醬,單純的黑醋與一點砂糖、鹽調味,與酥脆香甜土魠魚肉塊一起送作堆,酸甜滋味解油膩,下飯超速配,簡單就是偷飯賊!

魚油在台灣一直是相當風行的保健品,它是富含脂肪的魚類體內所淬煉出的油脂,含Omega-3(ω-3)不飽和脂肪酸。Omega-3對健康非常有益處,是建構我們身體核心基礎的重要營養成分,一般保健,每日建議攝取1000毫克的Omega-3,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,只能從飲食中或保健食品(如:魚油)來攝取。
現代人較忙碌,無論是大人小孩都已經習慣外食,且餐廳時常使用沙拉油、葵花油等,這些都是富含Omega-6的脂肪酸,容易導致Omega-6攝取過多、油脂不平衡的狀況,這時,就需要藉由補充Omega-3來平衡體內的脂肪酸。美國心臟協會建議—Omega-3和Omega-6最理想的比例是1:1。

Omega-3含有DHA、EPA、ALA等類型脂肪酸,其中,又以DHA及EPA尤其重要。攝取DHA有助於靈活思考、提升晶亮保護力,而EPA主要是幫助促進新陳代謝、循環順暢,兩者相輔相成,為你的健康加乘。
一般提到攝取Omega-3,第一直覺是想到吃魚或吃魚油,但其實日常中也有其他食物含有Omega-3脂肪酸,以下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點,從孩子成長發育一直到上學之後,補充對的營養很重要,食用Omega-3能幫助學習更有效率,但單從食物很難補充到足量的Omega-3脂肪酸,這時就可以考慮搭配保健補充品(魚油)來幫助自己達成每日所需的營養成就!
除了成長發育的兒童,還有誰需要補充Omega-3脂肪酸呢?如果你是平日需要提升晶亮保護力及工作反應力的上班族,以及需要維持靈活思考的家中長輩,這些族群也都很需要。
小提醒:吃素食的朋友也不用擔心,想補充Omega-3也可以藉由上方提到的植物性來源獲取營養。

挑選魚油你不能忽視幾個重點,建議可以從魚油萃取的來源是否純淨、魚油型式、重金屬檢驗合格等幾個角度去評估。
魚油儼然已成為照顧全家人健康的生活必需品,要幫助身體做好平日保養,挑選適合的魚油是最聰明的選擇!

魚油與食物中脂肪一起食用較好吸收,因此魚油會建議「飯後30分鐘食用」最好。一般成人每日3粒,兒童每日1~2粒,懷孕期及授乳期媽媽每日3~5粒。(兒童、老人吞嚥不易時,建議刺破膠囊將魚油直接擠進口中。)
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需先諮詢醫師,經醫師評估安全後才可補充,另外,於孕期後期的媽咪(預產期前30天左右),也請暫停使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