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運動補給站


撰文者:郭環棻 營養師


炎炎夏日,你,只想在家舒服地吹冷氣,討厭流汗所以拒絕運動嗎?


天氣炎熱,確實容易讓人打消運動的念頭呢!


其實在夏天運動有一些特別好處,因為氣溫較高,更容易流汗,會加快人體體液循環和代謝。


當我們的體溫每增加攝氏0.5度,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7%,會因此加快代謝,甚至可以促進深層脂肪燃燒。


換句話說,夏天運動的鍛鍊成果更顯著喔!


今天分享3個要訣,讓喜歡運動,或是正要培養運動習慣的你,不再有後顧之憂,在夏日好時光中依然保持活力,能量滿滿!


要訣一  補充水分與電解質

無論是在室內運動、或室外享受大自然,都會因為運動期間的脫水,造成熱衰竭、熱經孿,嚴重時甚至可能中暑,萬一四周無人可求援時,很可能會因脫水致命。


因此擅長運動營養的環環,鼓勵大家觀察「運動的體重」改變,每減少0.5公斤,必須在運動期間或運動之後補充750毫升的水分。萬一無法監測體重時,可以利用尿液來做判斷,若比檸檬水還要黃、或是遲遲沒有想要上廁所,都是水分不足的現象,需要優先趕快補充白開水。


若從事的運動強度較低,出汗量並沒有像預期中的多時,例如:滑冰、陰瑜珈等,流汗量有限卻大量補水,也有可能會喝下太多的水,造成抽筋等現象。


哪種情況需要補充運動飲料呢?


運動飲料含有水分、電解質、醣類,可以促進小腸吸收水分跟葡萄糖。


當我們進行超過2~3小時的長時間耐力運動,例如爬山、長泳、騎單車、打球,可以交替補充運動飲料,或是果汁、水,例如,礦泉水、海洋深層水,更能維持體力喔。




要訣二  營養攝取均衡,低脂蛋白質、澱粉、蔬菜、好油脂,全都要!

為了提升運動訓練品質,正餐均衡攝取,才是維持運動能量,因此選用好消化的營養食物更是關鍵,建議應該這樣吃:


運動之前,平時的正餐

建議每位成年人的進食份量如下:


蛋白質建議分散三餐,穩定攝取,一次至少吃到14公克,可以選擇:瘦肉,例如里肌肉、雞胸肉等…約60公克,或是兩顆蛋、一盒嫩豆腐、或是1/2片鮭魚肉,都是一餐適合的建議量,再搭配雜糧澱粉、炒青菜或蔬菜湯,一份水果,就是營養均衡的一餐。




運動中可以這樣補充

建議3~4小時以上運動,別忘記每1小時補充一次小點心,例如:能量果凍、布丁、水果優格、含糖豆漿、雞精等,幫助體能續航力,維持訓練品質,避免運動傷害、或是體力不支昏倒喔~




運動之後,復原修補的食物補充

運動後緊接著吃正餐,可以準備好消化的麵條、粥,搭配白肉魚、或其他海鮮(如蝦)與青菜,青菜份量與麵條與米粥一樣多,煮成一碗簡單的海鮮湯麵、海鮮粥,美味又營養。


麵條、粥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水煮後,升糖指數較高,可刺激胰島素分泌,轉化白肉魚的優質蛋白質,進入人體肌肉中,幫助肌肉修補與復原。


大部分的白肉魚脂肪含量較少,且含有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的天然魚油,可幫助人體代謝,是不遜於雞胸肉的白肉種類。


除了鮭魚、也可以選擇鱸魚、大比目魚(扁鱈)、紅魚,都是常見的白肉魚種類。


也別忘記補充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的多種蔬菜、水果,營養拼圖更完整,幫助身體建造修補組織更順利!




要訣三、如果感覺行動卡卡,就補充膠原蛋白

如果運動時,你感覺關節卡卡不順暢,可以注意這三種東西有沒有穩定補充:水分、膠原蛋白、維生素C


人體關節的軟組織,是由水分當作緩衝,當水分持續流失,關節中的水分會轉移到肌肉或血液中幫助散熱降溫,因此軟體組織變薄,自然容易造成擠壓、磨損而疼痛,因此補充水分也是保護關節的小技巧。


練習減少喝含糖飲料,每天喝8到10杯水,發揮潤滑緩衝作用,行動更順暢。


為何要補充膠原蛋白呢?


膠原蛋白是關節組織中的主要結構,因此在受傷期間、或是訓練後,持續補充膠原蛋白也很重要,建議挑選純化後小分子型態,如膠原蛋白胜肽,或是二型膠原蛋白,才是增加行動力的關鍵成份。


有一種說法是,吃豬皮、魚皮也可以補充膠原蛋白,但是直接食用這類食物,容易攝取過多皮下脂肪,還沒補充足夠膠原蛋白之前,你可能就因血脂過高造成中風、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所以透過保健食品補充膠原蛋白,也是聰明又有效率的方式。


然而只吃膠原蛋白是不夠的,還需有充足維生素C的協助,因為維生素是幫助膠原再生的關鍵,因此鼓勵大家餐後可以補充水果。


有飯、有菜、有肉、好油脂搭配新鮮水果,營養充足均衡,才是提升營養素吸收的長久之計喔。


炎炎夏日,運動更要聰明吃,營養就問營養師。


以上知識學起來之後,更要運動前把營養先準備好,用吃來感受運動營養的厲害喔!




其他好康

  • 【春日料理時光】雞肉乾酪生菜沙拉

    【春日料理時光】雞肉乾酪生菜沙拉

    偶爾想輕食,這道【雞肉乾酪生菜沙拉】是你的好選擇!
    新鮮葉菜、堅果、雞肉、雞蛋、小番茄,拌入亞麻仁油醋醬與乾酪,爽脆生機好滋味,只需幾個步驟就能完成,跟著影片一起製作吧!



    搭配油品:【德國小太陽】冷壓初榨亞麻仁油
    • 未經人工精製,保留營養成份。
    • 第一道冷壓初榨,保留獨特濃郁香氣。
    • 含不飽和脂肪酸OMEGA-3,健康食用油首選。
    影片中的生鮮食材與油品,在聖德科斯門市都買得到!

    【食材1~2人份】

    主食材
    1. 萵苣生菜- 約100g(任何新鮮葉菜皆可)
    2. 雞胸肉- 約100g (本次使用的是Dr. Meat肉博士的舒肥雞胸肉)
    3. 堅果- 適量
    4. 小番茄- 適量
    5. 水煮蛋- 1個
    6. ARLA費塔調味乾酪
    油醋醬
    1. 【德國小太陽】冷壓初榨亞麻仁油- 1大匙
    2. 巴薩米克醋- 1大匙
    3. 鹽- 0.5匙
    4. 黑胡椒- 1匙


  • 【好想在家夏廚】銀耳蓮子湯

    【好想在家夏廚】銀耳蓮子湯

    一碗銀耳蓮子湯,最適合近期生活的飯後甜點?🥣
    • 使用討論度很高的「養生白色食物」,加上其他滋補食材
    • 掌握「泡剪煮燜」四步驟,輕鬆煮出一大鍋
    • 冷熱皆宜,香甜可口,大人小孩都愛吃
    👀隱藏版香濃吃法,只要加一味,影片最後揭曉!



    關鍵食材【就是鮮菇-有機台灣銀耳】推薦,一包可煮兩大鍋~

    • 台灣產,不漂白不用藥,食在好安心
    • 乾燥銀耳,已去蒂頭,好泡發復原
    • 滋補養生,注重健康的你必備

    銀耳蓮子湯-食材(6人份)

    【主食材】
    1. 乾燥銀耳- 半包有機台灣銀耳約30~35g,泡水後會膨脹
    2. 枸杞- 約10g
    3. 紅棗- 約15顆
    4. 蓮子- 新鮮,去芯,約一把,選擇添加
    5. 黑糖- 約70g,視喜好調整
    6. 水- 一公升,烹煮過程依照個人喜好增減
    7. 鮮奶- 適量,依個人喜好選擇添加

  • 【迎秋煮樂趣】洋蔥牛排丼

    【迎秋煮樂趣】洋蔥牛排丼

    大塊牛排,喜歡吃肉的人難以抗拒~
    今天我們換個吃法:
    外酥內嫩牛排、焦香洋蔥、鬆軟白米飯與鮮甜蛋黃
    淋上簡單醬汁
    將所有美味凝聚一個碗公內 🍚🥩
    美味小宇宙~洋蔥牛排丼,就完成啦!


    本次料理選用

    統一生機【澳洲板腱牛排】

    不僅肉厚口味好

    以下安心美味理由報你知:

    • 🐮澳洲草飼放牧牛,不使用激生素
    • 🐮AUS-MEAT動物福利驗證
    • 🐮板腱為牛肩部位,油脂均勻,肉質鮮嫩

    【洋蔥牛排丼】食材(2人份)

    1. 統一生機-澳洲板腱牛排- 400g/盤,可做兩碗丼飯
    2. 白米飯- 2碗
    3. 洋蔥- 1顆
    4. 雞蛋黃- 2個 (也可以換成糖心蛋、溫泉蛋或煎蛋)
    5. 鹽- 1茶匙,約5g
    6. 黑胡椒粉- 1匙
    7. 橄欖油- 1大匙
    8. 醬油- 2匙
    9. 砂糖- 1匙
    10. 味醂- 1匙
    11. 米酒- 1匙